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开宗明义,黄宗羲作为开明的史学家、思想家,提出的文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倡“有品藻而无折衷”,让各种风格的诗歌并行不悖,克服墨守一家的偏颇;

3、提出“性情说”,通过辨析诗歌性情的类别,判断性情的不同价值,来确定对性情的扬弃;

4、提倡“阳气”之文和“变风变雅”,即凝聚着爱国激情和反抗意识。

01 提倡“有品藻而无折衷”,让各种风格的诗歌“并行而不悖”,克服“墨守一家”的偏颇

黄宗羲对当时所谓的文坛“宗主”持着强烈的反感,他在《董巽子墓志铭》中说他们“同者标为珠玉,异者管为土炭”。黄宗羲认为,在他们的鼓煽下,文人士子形成了一种“高自标致,分门别户”傲慢而又狭窄的帮派心理,并衍化为不正常的文学论争。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图1

黄宗羲希望这类争闹早日平息,把精力集中到争取创作的实绩方面来。因此他同意“世人各做自己诗,切勿替他人争短争长”的建议,认为唯其如此,诗道方可昌明。

所以,他在《钱退山诗文序》里提出,对古今风格各异的诗人,应抱“有品藻而无折衷”的态度,他说:

“慨自唐以前,为诗者极其性分所至……毕一生之力,春兰秋菊,各自成家,以听后世之品藻。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至于有宋,折衷之学始大盛。……入主出奴,谣琢繁兴,莫不以为折衷群言。然良金华玉,并行而不悖……其(钱退山)于古今作者,有品藻而无折衷,盖不欲定于一家以隘诗路也。”

所谓“品藻”是指辨识各家创作的风格特征,揭示它们各自存在的文学依据和价值,以便人们广泛地借鉴和学习。

所谓“折衷”是指以一己之私意是此非彼,随便去取。提倡“有品藻而无折衷”就是要让各种风格的诗歌“并行而不悖”,克服“墨守一家”的偏颇。

对唐、宋诗的评价集中体现了黄宗羲“有品藻而无折衷”的批评态度。可以说,“主奴唐宋”(按:崇信唐朝学说,排斥宋朝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是各种门户偏见中最突出的一种。

黄宗羲在《诗历题辞》中对“今于上下数千年之中,而必欲一之以唐,于唐数百年之中,而必欲一之以盛唐”深不以为然。他有鉴于当时宗唐派势力的强盛和宋诗的价值还较少为人承认,反复提醒人们应对这两宗丰富的文学遗产保持客观和公允的看法。

他高度肯定唐诗的杰出成就,也在《张心友诗序》中批评唐诗中有“蹈常袭故,充其肤廊,而神理蔑如者”,从而打破对唐诗的盲目迷信。

与否定宋诗者相反,他以为善学唐诗者唯宋,宋元各有优长,后人不应将其“沟而出诸于外若异域然”,这显然有利于抬高宋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图2

黄宗羲在肯定宋诗方面还作过不少努力,他不仅说过“吾家诗视黄鲁直”,还亲自参预编选《宋诗钞》一书。这些都说明,黄宗羲不仅对宋诗怀有个人的爱好,而且还把自己置身于当时有意提倡宋诗者的行列之中。这对后来浙江宋诗派的形成,乃至清代整个宋诗运动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黄宗羲提倡宋诗的目的与后来有的宋诗派并不完全一致,他主要是为了纠正当时人们对唐、宋诗的评价和取舍出现严重倾斜这一偏失,要求人们客观地看待宋诗的成就,多方面学习唐、宋诗的艺术经验,并无揭举宋诗以与唐诗相领顽抗衡的用意。

他曾因知悉自己被人误解为是“主张宋诗”,而在《张心友诗序》中感叹:

“噫,亦冤矣!”

扬宋而不抑唐是他始终坚持的立场,这正是他“有品藻而无折衷”原则的一种体现。事实上,黄宗羲不仅反对拟唐,也反对拟宋,要求出入乃至超越唐、宋,不循一家门户。

02 诗歌必须为作者自己的情感流露,打上作者特有的烙印,体现出独创性

与上述艺术宽容精神相辅相成的,是黄宗羲的艺术独创精神。他在文中多次表示过如下的看法:

能诗者未必就是诗人,风雅道衰不能仅仅根据文献上有无诗人诗作的记载或载入数量的多寡来作判断,不似唐诗者正可与言唐诗等等。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图3

他在《景州诗集序》论证说,如果有人写诗附和“一时习气”,摹拟失真,就“不可谓之诗人”;反过来说,当诗坛普遍以仿效某种诗体为风尚时,某一地区的诗人却不愿与之合流,不企慕时人廉价的赏赞,他们的名声因此“寂寥无闻”致使作品“归于磨灭”,但是这又怎能证明这一区域风雅道衰呢?

唐诗代表着诗歌的最高成就,可是如果把似不似唐诗的“家数”作为评价后来诗作高低优劣的标准,那就大谬不然。

正确的态度应该看他写诗是否从自己性情流出,若做到了这一点,就是与唐诗精神相契合的,所以他在《寒村诗稿序》中说:

“不必泥唐而自与唐合”。

“一友以所作示余。余曰:杜诗也。友逊谢不敢当。余日:有杜诗,不知子之为诗者安在?友茫然自失。”

这说明诗歌创作中,成其为诗人自己之诗远比肖似大家之诗有意义、有价值。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图4

黄宗羲对文学创新的要求相当严格,不仅谓超越别人,而且指突破自己。他在《陆鉁俟诗序》中说:

“昔人云:吾辈诗文无别法,但最忌思路太熟耳。思路太熟,则必雷同。右军万字各异,杜少陵千首诗无一相同。是两公者,非特他人路径不由,即自己思路,亦必灭灶而更燃也。”

这就把自明代以来反摹拟论的一派主张更加推进了一层,在确定何谓创新之义方面建立了两个参照点:相对于别人和相对于自己的过去,使创新的概念更趋严密。

黄宗羲指出纠正拟古之弊,不在于放弃学习,解除古今联系,而在于使学习和联系变得广泛而非狭窄,灵活而非呆板。他提出“有品藻而无折衷”的批评原则,主要是在文学的范围内提倡博采众长,不必出之一隅一辙。

03 提出“性情说”,通过辨析诗歌性情的类别,判断性情的不同价值,来确定对性情的扬弃

黄宗羲的诗论带有一种唯情论的倾向,他在《朱人远墓志铭》中说:

“昔宋文宪以五美论诗,诗之道尽矣。余以为此学诗之法,而诗之原本反不及焉,盖欲使人之自悟也。夫人生天地之间,天道之显晦,人事之治否,世变之汗隆,物理之盛衰,吾与之推荡磨励于其中,必有不得其平者,故昌黎言:“物不得其平则鸣。”此诗之原本也。

又在《吕胜千诗集题辞》中补充道:

“而其内有郁不能畅之情,景色当前,即欢愉宴乐,无非与吾冲击之物,此胜千作诗之本也。”

因此,他坚持维护“诗道性情”的命题,认为写诗而背离这一命题,就会驶人“绝港”,窒息生机,他正是从这一根本问题着手对明代拟古主义展开了抨击。

黄宗羲“性情说”的特点是,通过辨析性情的类别、判断性情的不同价值,来确定对性情的扬弃。因此,他的诗论的作用主要不在于重倡性情,而在于筛选、规范性情。

黄宗羲首先把性情区分为“情至之情”与“不及情之情”俩类,前者具有正的价值,为他肯定;后者只具有负的价值,为他否定。《黄孚先诗序》言:

“嗟乎!情盖难言之矣。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古之人,情与物相游而不能相舍,……故无溢言曼辞以入章句,无谄笑柔色以资应酬。……今人亦何情之有!情随事转,事因世变,干啼湿哭,总为肤受。……其发于心著于声者,未可便谓之情也。由此论之,今人之诗,非不出于性情也,以无性情之可出也。”

所以他认为,论诗只讲性情而不进一步对性情作出区分,是一种似是而非之论,“以不及情之情与情至之情,较其离合于长吟高啸之间,以为同出于情也,窃恐似之而非矣。”被他斥之为“不及情之情”的不仅是指一些不够高尚的俗情,如陷于追求“富贵福泽”的世情俗态,更是指置国破家亡于脑后,丐贷权势,投机取利的卑污心迹。

黄宗羲坚决主张把这些只具有负的价值的“性情”剔除掉,以捍卫诗歌的纯洁性。在黄宗羲看来,具有正的价值的“情至之情”可分为“一时之性情”与“万古之性情”,虽然他肯定从这两种不同值的“性情”流出的诗歌都会有好作品,但是,只有当人们把自已“一时之性情”升华为“万古之性情”的时候,才有可能摘取最佳诗人这顶桂冠。他在《朱人远墓志铭》中说:

“幽人离妇,羁臣孤客,私为一人之怨愤,深一情以拒众情,其词亦能造于微。至于学道之君子,其凄楚蕴结往往出于穷饿愁思一身之外,则其不平愈甚,诗直寄焉而已。”

又在《马雪航诗序》说:

“诗以道性情,夫人而能言之,然自古以来,诗之美者多矣,而知性者何其少也。盖有一时之性情,有万古之性情。夫吴敬越唱,怨女逐臣,触景感物,言乎其所不得不言,此一时之性情也。孔子删之,以合乎‘兴观群怨’、‘巴无邪’之旨,此万古之性情他。吾人诵法孔子,苟其言诗,亦必当以孔子之性情为性情,如徒逐逐于怨女逐臣,逮其天机之自露,则一偏一曲,其为性情亦末矣。”

黄宗羲认为“思妇劳人”和忠臣孝子的感情都是“情至之情”,因此他在上面二篇文章中讨论的“一时之性情”和“万古之性情”是属于“情至之情”范围内的一种价值大小而不是正负价值的区分。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图5

他对诗下过一个重要的定义:

“诗也者,联属天地万物,而畅吾之精神意志也。”

这里的“吾之精神意志”、“天地万物”和二者互相“联属”是构成他理想的诗歌三个必需条件。“幽人离妇、羁臣孤客”之诗出于他们一人一时,一偏一曲之情,虽然这种情也是深挚真诚的,但是尚未能与“众情”融为一体,因此并不符合黄宗羲对诗歌的最高寄望。

而“以孔子之性情为性情”的“学道君子”已经从个人私情得到升华,他们蕴结的感情往往超出于“穷饿愁思一身之外”,悲天悯人,鸣天下之不平,这种把个人之情与天下之情合而为一的“万古之性情”,具有普遍和恒久的意义,怀着这般性情的诗人创作的诗歌也就有了更高的价值。

这里多一句嘴,黄宗羲上述主张是明末清初不断高扬的理性精神在诗歌理论中的反映。他催唤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这在剧烈的社会动乱之际富有积极的意义。


在诗歌个性化问题上,黄宗羲虽然肯定诗人应当“畅吾之精神意志”、“孤行一己之情”,但他更强调个性的共性化,使“一己之情”消融在普遍的“万古之性情”中,这样,诗歌表现的个性成分实已大为削弱,更多的是一种类的属性的抽象。

他在《马雪航诗序》里说:

“万物有万性,类同则性同。人之性则为不忍,亦犹万物所赋之专一也。”

他称赞“知性者”之诗“皆恻隐之流动也”。都是指类的共性,而非真正的个性。这与晚明崇尚性灵的诗论相比,明显地表现出对诗歌个性要求的降低和对共性要求的提高。

更要指出的是,黄宗羲最推崇的是“学道君子”、“知性者”这样的“以孔子之性情为性情”的诗人,这表明他倡导的是“万古之性情”,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求诗人实现儒家伦理道德的自我完善,向儒家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腾跃。

他非常强调诗人学习儒家经典和百家之说,他把学习经籍,充实义理,实现诗人人格朝儒家最高精神境界的升华,作为从根本上提高诗歌创作质量的前提。

04 提倡“阳气”之文和“变风变雅”,即凝聚着爱国激情和反抗意识的文学作品

明清易代的剧变深深地震撼着黄宗羲心灵,这影响到他对文学的认识和评估。他不仅一般地肯定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而且异常鲜明地指出,当社会发生剧烈动荡,尤其是遇到厄运危时,国破家亡的非常时期,人们的感情汹涌鼓荡,波澜千叠,从而推动文学积极发展,形成高潮。

从这一认识出发,他大力鼓吹“阳气”之文和“变风变雅”,他在《缩斋文集序》中说:

“商之亡也,《采薇》之歌非阳气乎?然武王之世,阳明之世也,以阳遇阳,则不能为雷。宋之亡也,谢皋羽,方韶卿、龚圣予之文,阳气也,其时遁于黄钟之管,微不能吹纩转鸡羽,未百年而发为迅雷。”

又在《陈苇庵年伯诗序》中说:

“夫以时而论,天下之治日少而乱日多,事父事君,治日易而乱日难。韩子日:‘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向令风雅而不变,则诗之为道,狭隘而不及情,何以感天地而动鬼神乎?是故汉之后,魏、晋为盛;唐自天宝而后,李、杜始出,宋之亡也,其诗又盛。无他,时为之也。”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图6


总之,他的文学理论与他的“万殊一致”、“一本万殊”的学术原则密切联系。他要求打破门户界限,不受时代拘囿,广泛学习前人文学遗产;同时还要求作者博览群藉,文、道、学合一,反对封己守残心理;他一方面鼓励独创,“各自成家”,另一方面又探原求本,宗尚六经,提倡言诗“必当以孔于之性情为性情”,用一个共同的思想伦理标准来塑造文学创作的主体。

解答完毕。

黄宗羲(1610-1695),浙江绍兴人,汉族,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个人认为读黄宗羲,就应该从他的政治主张、文学态度、史学观点和哲学流派去深挖其思想理论精髓以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首先在政治主张上,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在史学观点上,黄宗羲的史学研究方法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十分注重史料的搜集,其次十分注重真实性,再者十分注重史学主体即史学家在治史中的作用。

最后在哲学流派上,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开创了我国编写学术思想史的先河,标志着“学案体”臻于完善和成熟,基本上把所有明代重要思想家都包罗进去了,既叙述了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各派,又叙述了以吴与弼、胡居仁、娄谅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各派,既叙述了吴与弼、王阳明等唯心主义思想家,也叙述了罗钦顺、王廷相等唯物主义思想家,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内容丰富的哲学史专著。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图7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4721.html

(0)
上一篇 34分钟前
下一篇 19分钟前

相关推荐

  • 热的传递有哪几种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沿着物体传递叫做传导。不同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

    4天前
  • 舞龙舞狮有什么样的由来,舞龙舞狮过年习俗由来

    舞龙又称耍龙灯、 龙灯舞。龙是汉民族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民族的一种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

    4天前
  • 农村房屋周边怎样灭蚊

    夏天了,蚊子特别多,推荐使用艾草条,香油,夜来香,达到大面积驱蚊的良好效果。 方法/步骤 1/6 1,在农村尤其是靠近静水边,蚊子不仅都,而且非常厉害,在村里有什么好法子驱蚊呢。 …

    2022年 12月 19日
  • 微波炉有没有辐射(微波炉都有辐射么)

    首先微波属于电磁波,频率介于300MHz-3000MHz之间,即波长在0.1mm-1m之间。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微波遇到玻璃,塑料和陶瓷类物件,会直接穿透…

    2022年 12月 22日
  • 乐不思蜀体现了刘禅的什么

    三国时期的蜀后主刘禅是被历代文人诟病的历史人物,“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成为他身上的特有的标签。 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蓝本的小说《三国演义》刻画了在那个时期的英雄人物,以及在他们身上发生…

    2022年 12月 18日
  • 权力的游戏龙母和龙是什么关系,权力的游戏龙母浴火重生超清

    一头靓丽的银发,清澈的眼睛,美丽的脸庞,随着《权力的游戏》这部剧大火,我们认识了演员艾米莉亚·克拉克,她在“权利的游戏”的成功演绎了龙母,让这个角色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喜爱她的…

    2022年 12月 25日
  • 什么是知觉和感觉

    在医学心理学中,感觉和知觉的概念是很重要的考点,也是其中出题概率比较大的。下面将整理感觉及知觉的知识点,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首先学习一下感觉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到“感…

    2022年 12月 20日
  • 大气压为什么会影响水的沸点

     先让我们来看看几个“大气压影响水的沸点”的现实物理现象:比如家用高压锅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1.3个大气压,温度一般在125℃左右。当锅内的气压过高时,锅上的安全阀就自动…

    2022年 12月 21日
  • 癌症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对于所有的人来讲都特别害怕癌症,癌症对于身体会有这些危害,首先就是癌症本身会对身体各种器官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就是如果当癌症发展到中晚期也会造成并发症.在平时第二方面往往会严重一些,…

    4小时前
  • 惠州市为什么叫惠州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是广东省历史名城,古称循州、祯州,有1400多年的建制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但在全国人的眼里,并不出名。别人问…

    2022年 12月 26日